佛教倫理的特色

今天佛教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舉辦日韓佛教學術會議,承蒙邀請,讓淨心有講話的機會,在此,謹向佛教大學校長水谷教授,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坪井教授以及仁科先生等擔任事務局的諸位先生們,深致謝意。

  這次學術會議的主題是「佛教和社會倫理」。我認為,這是有感於「世風日下,道德淪亡」,希望藉著闡揚佛教倫理,以喚起人們善良本性,樹立社會秩序,實現人間淨土為目的而訂定的主題。

  所謂倫理,是人類應該走的道路,實踐道德所根據的道理。人類的生活,雖有各式各樣活動的區別,但不論是政治家、經濟家,或是學者,藝術家,宗教家等,都有其遵循的途徑。政治家的倫理和科學家的倫理,雖不盡相同,但在心裡常應自問「在此立場之下,我應該如何去做」,應該依照應盡之道行使才可。因此,倫理的問題,是有關於全人類生存之道的問題,是和人類生活共存的問題。當然,這只局限於文化進步的文明世界,如果在一個沒有文化,暴力囂張,不講道理的野蠻人的世界裡,這種倫理觀念是不復存在的。

  倫理與道德,是和習慣與習俗有著深切的關係。人類身為社會中的一份子,在社會共同體中活著。在社會,有所謂社會的習俗。而這習俗是在社會共同體中,規定了人類行為的方法,而且是歷經幾代而逐漸形成的歷史產物。這種習俗,包含著種種規律、社會共同體生活的教養、禮法,理儀和律法。在這習俗中,含藏著構成社會的法則,也可以說,在習俗中,有著人類經過長時期的生活經驗所得的智慧功能。形成這社會共同體生活的法則或理法就是倫理,倫理的觀念就是道德意識。

  人類不論喜愛與否,總要為做某個共同體的成員而生活著。而在共同體中,一定有它特有的生活方式或規則;個個不同的社會當中,有它各別的習俗和倫理法則,這是必然之事。

  因此,同樣的倫理,在西洋的倫理思想和東洋的倫理思想之間,有著差距。西洋的倫理思想裡,又分有一、希臘,羅馬;二、基督教;三、近代等思想。在東洋的倫理思想裡,也分為一、佛教;二、儒教;三、日本的倫理思想。而且從上述之中,可以再詳分其思想。

  大陸固有文化道德,是以儒教的倫理道德為代表。儒教的倫理道德是五倫和五常。所謂五倫,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的人際關係。五倫和五常、五典具有相同的意義。孟子滕文公上說:「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教人處於社會中,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之間的關係應如何相處的道理。也就是說五倫是人類平常應該履行的正當行為。又因五倫有它階級差別的關係,故稱五品。明朝宣宗皇帝御撰五倫書六十二卷,其第一卷是五倫總論,從第二卷至第二十三卷是為君之道,第二十四卷至第五十三卷是為臣之道,第五十四卷和第五十五卷是為父之道,第五十六卷至第五十八卷是人子之道,第五十九卷是夫婦之道,第六十卷是兄弟之道,第六十一卷至第六十二卷是朋友之道,詳細地論述著五倫的理法。這五倫書,於明英宗正統十二年出版,頒佈於全天下,由此可以想像當時的皇室是如何重視倫理道德之一斑了。

  五典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因為這五種是人類應該常行之道,故稱五常之教,也稱五常。又五常之道有仁、義、禮、智、信。根據儒家的倫理思想,一個家庭裡的父、母、兄、弟、子等,有其上下的差別,各人應在其立場上履行應盡之道,依據它,才能保持家庭的秩序。而且,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從家族的關係遍及所有社會的人群,而「仁」更是普及於動物。這種儒家五倫五常的倫理思想,長時期以來,不但成為中華民族依據之道,支撐著中國的家庭,維持了社會的秩序,同時,它的思想也大大的影響了日本與韓國。它成為日韓兩國人民的指導原理,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其次,考察佛教的倫理。在佛教中,對於倫理思想有非常具體的說明。而且,佛教的倫理超越於儒教的倫理,而有其特色。

  佛陀所教導修行的實踐之道,一言以慨括之,那就是道德性的,去惡行,淨化生活的道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是有名的七佛通誡偈。過去七佛都以此偈教誡弟子,它表示著堂正的道德,是貫徹古今永遠不變的理法,並非釋尊新創出的東西。又以佛教倫理的基本立場來說,它不但明確地規定出善與惡的定義,而且更進一步強調應該超越善惡的觀念。這說法,在大乘佛教中特別強調,但在最初期的佛教裡也有說明。心中若存有惡念,不道德的行為隨之即現,這當然是不可以的。若執著於善,名譽薰心,為了名譽而行善,也是不純粹的善,因此必須超越行善的念頭。從佛教的立場來看,如果能遠離執著,行為自然與善不謀而合,這時就是不費力地去謀求,行為自然而然歸向正道。「超越善惡」的行為,才是正確的行為,也是佛教所強調之處。佛陀為了讓人類正確的生存,而說了八正道。這八正道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項道理。在阿含經中處處皆可見。根據著八正道,外表的正當行為,是以內在的正確思想為基礎,而論其範圍,是從外表的行為,普及到內心的淨化。這是儒家倫理所無法見到的特色。

  對於一般的社會人士,佛陀開示了夫婦之間、父子之間、主僕之間、朋友之間的倫理,這在六方禮經中有詳細的記載。佛教雖然是以超越世間,出世解脫為最高目標,但還是重視人際關係的倫理道德,還是在為這個現實世界的人類,都能過著安祥樂利的生活而努力。

  對於個人應遵守的道德,釋尊定了五戒。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把這五戒和儒家的五常之道相配合,不殺生即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相當於智,但佛教的不殺生戒,比儒家的「仁」更徹底。孟子說:「君子之於禽獸,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故君子遠庖廚也」。這是說對於動物給予同情心,然而那是屬於表面的,如果拿佛教凡有生命不可殺生主張相比較,那就極其膚淺了。佛教是以慈悲為本的宗教,其慈悲的精神,由人類到所有一切動物,都給與平等的對待,由此就可發現佛教倫理的特色。

  又五戒之一「所謂不邪淫,是男女之道不可亂」。這對於夫婦間的倫理是非常重要的。不邪淫是使夫婦和諧,家庭幸福的基本條件。因此,世尊雖然自己離家修行,證得正覺,成為出世的聖人,但是仍以在家信眾的家庭幸福為念,而制定了不邪淫戒。

  世尊對於僧團提出了六和,即: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等僧伽的生活倫理。這似是為僧團所制定之特別的倫理。但,事實上,如果這世間上的人們,大家都能行動一致,口無諍論,內心同歡悅,同遵法律和規則,思想一致,利益同分享的話,這世間就沒有鬥爭,沒有惡人,大家都能過幸福快樂的生活,人間淨土的實現就可近在眼前了。所以,與其說六和的規定是僧團的特別倫理,不如說它是社會倫理的指導原理來得適當。

  法華經裡有常不輕菩薩品,裡面敘述世尊從前行菩薩道的事跡。根據常不輕菩薩品的記載,威音王如來滅度,正法滅以後,有一位菩薩比丘名常不輕。這比丘一見了人,不論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他都要禮拜讚嘆:「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而這位比丘,不專事讀誦經典,只修禮拜之行,甚至遙見四眾,也要特意前往,禮拜讚嘆說:「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故」。這裡雖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實際上應說包含了所有的人類,才合乎佛教的大慈悲精神。

  依大乘佛教所說,每個人與生具有成佛的尊貴佛性。這佛性不論善人惡人、愚人智者都具有之。又大乘佛教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說人類固然有佛性,而且凡是有生命的動物都具有佛性,禪宗所主張的「狗子有佛性」就是這個道理。常不輕菩薩以這「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的理念為基礎,不輕視所有的人類,從內心對人類深致誠敬。把這世間上的人類當作佛陀般的尊敬,這就是大乘佛教倫理的特色。

  人際關係之所以不能和諧的原因雖然很多,但差別對待他人,輕視對方,將是導致人類摩擦,紛爭的根本原因。把父母當作佛陀般地去尊敬,將比因是父母而尊敬的心來得深切。夫婦之間彼此把對方當作佛陀般去尊敬,夫婦之間就能和睦相處,喧嘩之事就無從發生了。兄弟姐妹互相尊敬和尊敬佛一般,兄弟姐妹自然能和樂融融生活在一起了。又,把自己的兒女當佛陀般地看待,就不會以父母的權威去命令兒女,處處尊重兒女的意見,若能如此,父子之間將會相處的更親密。把對方當作佛陀般地去尊敬的理念,由家庭擴充到社會各層面,在工作場所,不論長官或部屬,在社會,不論親朋或陌路,大家都能敬對方如佛陀的話,這社會的人們,就能和諧相處,任何的紛爭無從發生,社會秩序自然就能調理井然了。

  這種把人人都當做佛,無差別,平等的對待,互相尊重,來維持家庭或社會秩序的倫理,我把它稱之為平等的絕對的倫理。相對的,儒家的五倫,那就稱為差別的相對的倫理的。根據舊的解釋,五倫中,父子有親的親是父慈子孝;君臣有義的義是君令臣共;夫婦有別的別,是夫主外,婦主內的內外有別;長幼有序的序是兄友弟恭。在這裡就有上下尊卑的差別。父子、君臣、夫婦、兄弟之間,都有上下尊卑的對立關係,所以我把五倫稱之為差別的相對之倫理。

當今自由世界的思想潮流,盛行著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現代的人們,希望從舊禮教中得到解放,都希望以自我意識去行動,自己的事自己決定,不願他人加以干涉。又只要是人,都不喜歡有上下尊卑的差別。像這種思想在年輕一輩中更是顯著。有一次我曾問及美國的友人:「貴國父子之間的關係如何?」,朋友回答的是:「像兄弟一般」。我想這大概就是當今自由世界的平等思想吧。在這自由、民主、平等呼聲極高的時代裡,有著上下尊卑差別的倫理制度,當然就會逐漸崩潰了。但是,但這社會裡是不能沒有倫理道德的。如果缺乏倫理法則,人們就失去遵循之道,社會秩序將為之混亂。現在社會犯罪事件之所以逐漸增多,這乃是受了時代潮流的衝擊,舊人倫道德崩潰之所致。如果不再對這時代的人們灌輸新的倫理思想的話,這社會的秩序勢必更加惡化。

  所謂的「伸出自己的手腕運動雖是自己的自由,但不可因此而碰到他人的鼻子」的說法,是西洋人的自由思想。這是一種重視自己的自由同時也十分尊重他人的思想。這種尊重他人的思想,和佛教教義極其相似。在社會上,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歷史還不太長久,但這種思想,在佛經裡卻處處可見。換句話說,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是釋尊首先提倡的。釋尊所提倡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教義,比起其後由社會人士所提倡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更徹底。因為現代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與佛教教義很相近,佛教的平等性之絕對性的倫理思想,應該是很容易為現在社會人群所接受才對。

  身為世尊弟子的我們,必須學習常不輕菩薩行,把世間人類都當作菩薩一般地尊敬對待,並要向世間上的人們弘揚這佛教的特色--平等的絕對的倫理,以淨化社會人心,整頓社會秩度,期望人間淨土早日實現。

  以上,陳述了自己未純熟的私見,請諸位多多指教,並誠心的預祝這次的學術會議圓滿成功。(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