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本身的生存問題

對於沙門生活的規定,在四十二章經裡,佛陀指示說:「除鬚髮為沙門,受道法,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不再矣!」(大正17.722中)依著這種聖教生活的佛陀時代的僧伽,其生活極為簡單,而且所有生活物資,都向信徒乞求,所以當時的僧伽,應該不會有生存上的經濟問題。可是,現在中、日、韓三國佛教的僧伽,擁有寺院,而生活在寺院之中。除了自身的衣、食、住之外,又從事弘法、教育、文化、社會服務等事業,需要有寺院自身的維持費與其他事業的經費,所以就會產生佛教生存上的經濟問題。在這裡我就簡單報告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佛教的經濟狀況,並略述我的私見。

  我出家的時候,大約三十年前,當時假若有僧尼,自己一個人盡一生的力量,建立完成一間寺院的話,這個僧尼必定會被稱讚為很偉大。可是,近十數年來,台灣的寺院,不但像雨後春筍般的增加,其建築物也非常堂皇,無論是新建或改建,只有數年的時間就能建築完成,這已不是稀奇之事了。從這種情況看起來,就可以知道,現在台灣佛教的經濟,是豐富的。

  佛教寺院的經濟,是從一般社會來的,所以不用說,社會的經濟,會影響佛教的經濟。中華民國自一九五三年,建立了經濟建設的計劃,分期執行之。這種正確的經濟政策,帶來全體國民富足的生活。依據統計,一九八一年的國民所得是,平均每人台幣八萬七千七百七十元,折合美金是二千三百七十八元,在遠東地區,僅次於日本、新加坡、香港。這種國民豐富的經濟,影響佛教寺院的經濟,使佛教的經濟,維持寺院之餘,還有從事社會慈善事業的力量。一九八一年,台灣省轄內寺院慈善公益事業的成果,超過台幣二億元,這是超過美金五百萬元的金額,如果將台北市、高雄市的部份加入的話,其數字會更多。

  寺院的經濟,當然是從社會來的,可是,佛教的寺院,是以什麼方式,得到這些金錢的呢?我想中、日、韓三國佛教寺院、經濟收入的方法,各有不同之處。台灣寺院的經濟,一般說來,都是法會的布施,唸經的收入,農作物的收入為多,也有靠觀光客的收入,但是,這是限於觀光地區寺院,並不太多。

  所謂法會的布施是,台灣的寺院,一年之中,舉行幾次法會,信者聚集,布施油香。這種收入,各寺不同,但大體可以維持寺院的經濟。唸經的收入是,信徒有祈安消災或喪葬的時候,寺院的僧尼受請念經而得供養之謂。這不只是對於寺院的經濟,就是對於僧尼自身的經濟也有幫助。所謂農作物的收入是,在鄉間的寺院,持有田園,自己耕作,自供自給,在山上的寺院,擁有山地,種植果子,以這收入,維持寺院的經濟。當然只靠農作物的收入,如果不夠維持的話,就得再依靠信徒的布施了。

  由於念經而布施供養金錢這種情形,含有交換條件的成份,法會的布施,也有祈求滿願的現世功利的意義;可是,不求現世的利益,以真誠的心布施的信徒,卻越來越多。這是因為二十多年來,積極展開佛教的弘法工作,尤其是利用電台的空中佈教普及,一般的信徒,對於佈施的意義,有充分了解的結果。

  台灣的佛教徒,不但對寺廟布施,就是對於僧尼個人,也都會布施。尤其是嚴守戒律、積極推行佛教事業的出家人,就能得到很多信徒親近,熱心擁護之。對於日本的祖師佛教來說,台灣的佛教,可以說是僧尼人格為中心的佛教。人格好的僧尼,有很多信徒親近,所以其經濟也比較好。寺院經濟的好壞,不是依寺院的環境,而是依僧尼人格和能力而定。因此,也有寺院經濟不安定的缺點,可是,對於僧尼修行的鼓勵,卻是有益的。

  總而言之,現在台灣佛教的經濟,是富裕的,因此,寺院不斷的在增加,舊的寺院也不斷的在改建。又以「後後勝於前前」的趨勢,越是新建的寺院,其建築規模越大,裡面的設備也越好。現在台灣的佛教,可以說是在做建設寺院的競賽。可是,佛教是否只是這樣就可以了呢?對於這個問題,是值得反省的,現在就提出二三點來說明:

  建築寺院,須要金錢,也要花費時間,縱然是信者的布施很充足,出家人將修行的寶貴時間,花費在寺院建設,可以說是非常可惜!而且,有的人信徒很少,須花費長年的時間,才能將寺院建築完成。如此一來,一生的修行,豈不是成水泡而消失了呢!又將力量用於寺院建築的話,對於後繼者的培養、教育、文化等事業,就沒有力量去做了。這樣的話,任你建設得再好的寺院,也只是一個空架子而沒有內涵的寺院,寺院的建設雖好,也沒有什麼作用。只是浪費信者所布施的金錢而已!眾多堂皇的寺院建設,雖然會使信徒生歡喜心,但其反面,也會受一般社會人士的批評。台灣現在寺院的建設,雖然毫無疑問的是表示佛教的發達,但我認為出家人應該將花費於寺院建竹的金錢和時間,拿來更努力於佛教後繼者的培養,或從事於弘法、文化、教育等事業。做為中華民國的僧尼,應該要深深的覺悟到缺乏後繼人才,而又沒有內容實質的佛教,是沒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的。(TOP)